首页

sM论坛视频

时间:2025-05-24 23:33:15 作者:国际眼科医生培训基地成立:首批中外80余名学员实训眼显微外科手术实操 浏览量:67727

  中新网10月6日电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日前,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紧急通知,部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9月24日全国安全生产和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灭火视频会议精神,深刻吸取今年以来特别是近期旅游设施事故事件教训,进一步加强旅游设施安全管理,深入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严防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通知指出,旅游设施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今年以来发生多起旅游设施安全事故事件,苗头性安全风险凸显。要清醒认识当前旅游设施安全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从严从实从细抓好各项安全防范责任措施落实,切实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坚决防范遏制旅游设施安全事故事件发生。

  通知要求,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的场地谁负责”的要求,扎实开展游乐设施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要加大对索道、大型游乐设施以及在高风险路段行驶的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辆等各类涉旅游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力度,确保制动装置、乘客束缚装置、联锁保护装置等安全可靠。对无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安全风险较高的景区载人旅游设施,要严格做好风险辨识评估和安全管控,风险评估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通知强调,要突出旅游设施运营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这个“关键少数”深入开展安全监管执法,督促“第一责任人”主动履责。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设施检测维护不及时不认真、从业人员教育培训走形式等各类问题。对严重违法违规、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以及屡罚不改、屡禁不止的,依法采取停业、停用、纳入失信惩戒“黑名单”等措施。鼓励游客和从业人员积极参与旅游设施安全管理的社会监督工作,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旅游安全的良好氛围。

  通知要求,要加强游客安全提示与引导,提醒游客注意安全事项和遵守相关规定,谨慎参与高风险项目。要严格落实景区和旅游场所、设施最大承载量要求,严防因游客瞬时聚集而发生拥挤踩踏等事故事件。要密切关注气象信息,采取预防性措施,必要时及时停运相关旅游设施。要督促运营使用单位在生产厂家指导下强化操作人员培训,进一步提升客运架空索道应急救援能力,加强故障排除等实战演练,确保操作人员在事故事件发生后能够及时、准确使设备恢复正常。 【编辑:胡寒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两岸学者在沪深入研判台海局势发展与台湾社会民意变化趋势

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统筹龙头带动和各扬所长,统筹硬件联通和机制协同,统筹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部署包括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加快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着力提升安全发展能力、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在内的重点工作。

习近平同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通电话

永德县副县长左佳表示,“今年,永德县依托院士专家技术团队,以南汀河流域22万亩‘百里坚果长廊’为重点,把全县坚果划分为79个‘责任林’,由责任领导和科技服务员引导种植户进行‘修剪、施肥、果园放蜂、保花保果、水分管理、病虫鼠害防控’6项关键措施。”

贵州榕江:打造“村超”2.0版本 全民共享“村超”流量

据公安部介绍,自2023年6月起,犯罪嫌疑人秦某等5人在柬埔寨以招募兼职、办理贷款为由,在网上招揽百余名国内人员,通过刷卡转移资金后购买虚拟币的方式,为电信网络诈骗等上游犯罪转移、洗白赃款,从中非法获利。2023年9月,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对秦某等人依法立案侦查。

中国或支持特斯拉测试“无人驾驶出租”

(五)抓紧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保持宏观税负和基本税制合理稳定,优化税制结构。推动消费税改革,完善增值税制度,健全绿色税收、数字经济税收制度。对税费优惠政策进行评估和清理,逐步建立税式支出制度,增强规范性、针对性,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研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健全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退出机制。深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推进财政资源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完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财政保障机制。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健全完善财政法律制度,推进财政收支、预算管理法治化。

阿塞拜疆驻华大使:对阿中各领域交流合作前景充满信心

会议强调,进一步完善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体制,实化硬化国家监察,推动执法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关口前移,全力防范应对各类灾害、风险、隐患。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矿山应急指挥体系,全面提升矿山应急处置能力,配齐配强应急救援力量,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特别要推动提升矿山企业在断网、断电等极端条件下的应急保障能力,双回路供电不稳定不可靠的矿井必须配备可随时启用的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确保井下通风、排水、提升等基本应急。要巩固矿山瞒报事故“大起底”成果,进一步健全常态化工作机制,持续抓好矿山瞒报事故防范、打击、处置等工作,着力构建“不敢瞒”“瞒不住”的长效机制。要聚焦把控、监控、管控矿井复工复产,对复产矿井逐一现场验收,对灾害严重、大班次等重点矿井开展全面“体检”。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